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不朽的敦煌: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呈现大型敦煌展

2015年11月29日,“敦煌:生灵的歌”展览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艺术家邱志杰、郭培俊、李勇政、李洪波、文豪、黄勇、朱阳、何汶玦、许静、朱乐耕、李磊、何成瑶、倪有鱼、谢升皓、蒋正根,著名作曲家谭盾,钢琴家孔祥东等出席现场。孔祥东以“敦煌”灵感,在开幕式上即兴创作并表演。

敦煌,在丝绸之路上伫立千年,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交汇之所。敦煌莫高窟内蕴藏的不只是宗教的艺术,更有无数生灵的生活日常。此次展览,在上海“重现”神秘敦煌莫高窟的同时,亦将“拥抱”当下,展开敦煌瑰宝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共同奏响这一曲延绵不绝之“生灵的歌”。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厅图,158窟涅槃佛

走进展厅,仿佛是穿越了一道时空之门,踏上了一段回溯时光、历史与信仰的朝拜之路。

13.6米的涅槃佛,8个在敦煌也未全开放的最具艺术价值敦煌石窟,16件国家一级文物,敦煌学的奠基者常书鸿、段文杰等人的临摹作品等共计165件来自敦煌的珍品……此次展览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敦煌展,展览由四个部分组成:8组敦煌经典石窟的复刻还原;当代艺术与敦煌复制壁画、彩塑、绢纸画及文物文献原件的“对话”;由敦煌博物馆策划的”敦煌丝路遗珍文物精品展”;以及喜玛拉雅广场上敦煌历史、自然地貌的还原。

8个敦煌洞窟还原重现

▲第257窟,北魏,九色鹿王本生, 常书鸿临摹

▲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纵:676cm 横:473cm 高: 523cm

▲莫高窟第17窟内景

▲水月观音,榆林窟第29窟,北壁东侧

▲佛龛及彩塑 莫高窟45窟,西壁

8个敦煌洞窟包括:北凉第275窟、西魏第249窟、初唐第220窟、盛唐第45窟、中唐第158窟、晚唐第17窟(藏经洞)、西夏榆林窟第29窟、元代第3窟。踏入展厅空间,首先遇见的是跨越千年的敦煌“复原“洞窟(除17窟藏经洞外,其他7窟皆位于美术馆中厅)。

▲交脚弥勒佛像 莫高窟第275窟西壁

北凉第275窟内塑有整个敦煌石窟系列中少有的交脚坐菩萨像;初唐220窟内的阿弥陀经变是莫高窟内出现的最早、场面最大的净土变。

▲涅般佛像,莫高窟第158窟,西壁佛台

中唐第158窟室莫高窟最著名的涅槃窟之一,此次以13.6米的长度(4/5比例)再现涅槃卧佛;元代第3窟则是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为莫高窟晚期石窟艺术的绝响。除却晚唐17窟藏经洞外的7个石窟,是去敦煌也未必能看到的窟室。

▲第320窟四飞天,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95第61窟女供养人像

▲第407窟三兔飞天藻井,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观无量寿经变 莫高窟第45窟, 北壁菩萨胸像 第259窟,北魏,高54厘米,孙纪元临摹

▲菩萨胸像,第259窟,北魏,高54厘米,孙纪元临摹

▲千佛,榆林窟第29窟窟顶南披

▲释迦多宝说法图,莫高窟第45窟, 西壁龛顶

当代艺术的碰撞

20位当代艺术家30余件作品分置于按时间脉络梳理的,由常书鸿、段文杰、常沙娜等“敦煌人”临摹的百余件壁画、彩塑、绢纸画及文物文献原件之间,通过绘画、影像、装置、雕塑、行为、摄影、声音等多元方式展开这一场跨时代的艺术对话。

▲白南准,蓝佛

“敦煌:生灵的歌”引入当代艺术作品,探讨传统艺术中“意象”及“意境”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中如何启迪创意和激发新的可能性。视频艺术之父白南准的《蓝佛》以电视和霓虹灯构筑成佛,电视机、霓虹灯隐射高速发展的科技消费时代,佛像则象征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二者之间展开美术史上划时代的对话。

▲丁乙,十示,综合材料、木板,240 x 240 cm

丁乙的十示系列作品,是“后信息社会”中的禅意。

  ▲邱志杰,总会有人信,245x126cm,2015,纸上水墨

  ▲李勇政, 盐的冈仁波切 ,装置作品,可变尺寸, 材料:食盐5吨 加湿器 水

  ▲ 唵嘛呢叭咪吽一百万遍,134 x 102 cm , 马克笔、汉皮纸, 2014-2015

邱志杰的“世界地图计划”《总会有人信》,将研究、写作、幻想和旅行脚本综合起来,创造出他观念中的文化地图;李磊为本次展览专门创造了一组经历了历史和社会洗礼的破损佛像造型《佛不语》,与他抽象静谧的油画作品“面对面”产生有意味的对照;丁乙的黑色或荧光色的米字格绘画,让人感受到的是“后信息社会”中的禅意;何成瑶的《唵嘛呢叭咪吽一百万遍》,将每秒钟“滴答”的声音,用笔以点线形式记录,禅修式地记录下流失的时间;蒋正根的油画,则是用点苔的笔法创造虚空的意境;石至莹作品中借用灰白颜色让众佛模糊了其具体的宗教涵义而成为了单纯重复的形状,简化成像沙海一样,佛像如同细沙;同样文豪仅仅是在展厅的墙上钻了一个洞,让墙灰自然地落下并堆砌,给观者提供了冥想体验;李勇政作品《盐的冈仁波齐》用工业盐堆成小山型,盐在展出过程中不断塌陷、溶解,象征信仰的精神之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崩塌;郭工的声音装置作品《心经》同样关注人的精神状态,艺术家借由此表现出了内心与外在表象之间的隔裂与微妙的关联;邵译农和慕辰的作品是用黑色天鹅绒包里的镜子,华丽的天鹅绒与无法映射的镜面暗喻了被遮蔽的现实;张克纯的纪实摄影中记录了在黄河沿岸的一个废弃矿场中的巨大佛像,表达了对社会高速发展中的反思;谢升皓的纪录片《那个喇嘛》记述从小在佛学院长大的圆峰,在他刚好18岁时有机缘到五光十色的大都市北京,返回佛学院后又觉得北京的经历非常虚幻;朱乐耕的陶瓷雕塑是佛教艺术图像的再演释。他为研究佛像手势,跑遍国内佛教石窟,做了大量研究,其作品的空灵形象、细腻柔和的陶瓷质地,表现内心的修练与智慧的自然融合;倪有鱼《观音皂》的创作则更像是社会调研:他将翻制的上百块观音造型的肥皂,分发给不同年龄、国籍、职业、信仰的人们,任由人们按各自习惯使用这“观音皂”,经过一段时间记录并回收后,再呈现每一尊经过不同受众“消费”过的观音皂。此外,李洪波的纸质作品,用民间艺术“纸葫芦”的方式重塑丝路上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形象。许静的书法装置,用传统书法重新演绎佛经。还有何汶玦的油画作品,重新记叙丝绸之路上的现代社区、人文与自然景观。

历史的追溯,融洽万方,百城共仰

▲归义军衙府酒帐单, 北宋干德二年(964),高30厘米 宽105.1厘米, 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献第0038、0784号(一级文物)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北魏,高27.6厘米,宽332厘米,(一级文物)

  ▲三国志·步骘传残卷, 东晋, 长24.2厘米 ,宽42厘米, 敦煌研究院收藏敦煌文献第0554号(一级文物)

由敦煌博物馆策划,“融洽万方 百城共仰”敦煌文史精品展板块借用文物、图像、文本,从丝绸之路的历史轨迹中呈现敦煌艺术发展脉络;从敦煌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图卷中呈现敦煌艺术生长的土壤;从国际多元文化艺术融合过程中呈现敦煌艺术的成就。

▲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的展场设计亦是一件重要的作品:利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中厅结构特色,建筑师黄勇在展厅中心设计了巨型石窟形状,将其中七个复制的敦煌艺术石窟纳入其中,参观人流围绕其四周轮转。大石窟外壁是夕阳下戈壁滩的土橙黄色,外壁镶满现代几何状的神龛,若深若浅地印刻着历史的沉思。展厅里则以敦煌常年万里无云的天空蓝、戈壁滩一望无际的沙漠黄和敦煌壁画中最重要的褐红色为三主色,辅以特别的灯光效果,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沉浸肃穆的神圣感。

敦煌研究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王旭东如是描述展览:“古老的艺术被现代社会新颖的策划理念、创新的手段重新诠释,以更贴近观众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其绰约风姿和在新时代下的独特魅力。当徜徉于这样美轮美奂的展览,穿梭于传统与当代的时空,您感受到的将不仅是一场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美的体验和思想的启迪”。

据悉,“敦煌:生灵的歌”将展至2016年3月20日。展览期间,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邀请到敦煌研究院专业的解说团队常驻上海,一个个关于敦煌的故事将随展览在上海传颂;同时12场次敦煌专家的系列讲座亦将陆续展开。